洗牌已開始,沒有誰還能做局外人。如果還停留在“吃老本”的思維,我們只能說,老牌已不再是免死金牌。
洗牌已開始,沒有誰還能做局外人。
如果說,2015年以后國內門窗企業數量開始逐年下滑,只是溫水煮青蛙;那么2018年大批定制企業共同進軍木門業務,則是一招見血的利刃出鞘。
歐派、索菲亞、志邦、好萊客……這些早已占據定制頭部的品牌,行家入局一出手便拿走了門窗市場5%的市場份額,總額已達300-350億元。預計2020年,定制品牌在門窗行業的市場占比可以達到8%,帶來近600億元的市場。
重創之下,原本品牌集中度就不高的門企呈現出了種種反應。
籠中困獸 老牌不再是免死金牌
小牌、雜牌的消亡自不必說。伴隨著環境法的頒布,一些規模較小的企業難以達標,直接退出行業。僅廣東地區,在2018年就有超過1000家的門窗企業因不符合標準而被查出。
而即便是老牌木門企業,也未能從行業困局中脫身。去年木門行業最受關注的就是老牌企業——博亮木門和天河木業的閉店和賣場。
2018年9月,擁有41年經營歷史的博亮木門關閉了24家門店和銷售渠道,只保留北京藍景麗家和業之峰裝飾、合建裝飾等幾家店。盡管博亮木門內部給出的說法是,公司并沒有倒閉,只是暫時性收縮。但明眼人都看的出來,這是走不下去的表現。
而另一家天河木業,同樣算是木門企業中的老前輩,23年的經營歷史,曾參與木門、樓梯、實木定制等多項國家或行業標準制定。種種輝煌也難以避免今日的蹉跎,最終資金鏈斷裂、被迫以3000萬元的價格轉賣工廠。
曾經人們迷信時間對一個品牌的鍛造,相信積累和沉淀能夠在任何一場風暴來臨之時為企業保駕護航。而商海的轉變卻是一觸即發,瞬息萬變。
如果還停留在“吃老本”的思維,我們只能說,老牌已不再是免死金牌。
坐吃山空 市場會給你最真實反映
木門行業正在經歷的這場切膚之痛,很難讓人不去聯想到同樣是老牌企業的——夢天木門。
創建于1989年,全國開設1400多家專賣店遍布北京、上海、重慶、成都、武漢、杭州、南京;與恒大、綠城、萬達等地產商曾有過精裝房的戰略合作,參與制定《木門窗》國家標準和《木質門》行業標準等共六項。
夢天這30年的發展史可圈可點,一度占據中國木門行業的龍頭老大。
2015年時,中國木門行業的全年產值約為1200億元。夢天木門年產值全行業第一,高達15億元。TATA位居第二13.5億元。業內也僅有這兩家品牌做到了超10億的規模,是其他品牌遙不可及的星辰。
而到了2017年,中國木門行業全年的總產值升高了,升至1451億元,夢天木門的年產值卻沒有變。2年的時間,依舊是15億元。此時此刻,TATA木門的年產值卻以飆到了30億元。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夢天交出了木門第一品牌的交椅,頹勢不再是秘密。
博亮木門和天河木業的困境,讓業內人士看到了“入行早、有口碑、有知名度”老牌企業的通病。
首先,品牌形象不鮮明,缺乏有別于競品的核心產品;其次,營銷模式傳統且單一,過度依賴經銷商;最重要的一點,致命的原因在于,無法順利地完成從木門這一單一品類到全屋定制的轉型,在盲目擴張的途中馬失前蹄。
展開講講 夢天的發展阻力有哪些
相比于前文提到已經奄奄一息的兩家木門品牌,夢天在行業的地位更穩固。很多人都還是愿意去相信:姜還是老的辣。但事實果真如此嗎?讓我們看看夢天木門在最近一段時間的動態。
2019年8月,夢天發布了“簡奢”系列的新品。號稱 :歷經與經銷商設計師的共同考察和調研,運用各種復雜材料,有夢天家居集團設計院牽頭設計,推出了這套精妙的新品。
枯燥的、凝練著匠心主題的背后的故事,卻不能讓人眼前一亮。今天的消費者已經沒有耐心去聽品牌的長篇大論了,“看見”和“得到”才是能戳中人的兩個穴點。
當這些產品被遮住了logo和價位,沒有天花亂墜的描述和注解,你能看到任何一款產品的特色和個性嗎?別說是消費者,就連從業者都做不到。換了顏色的漆面和改變了造型的金屬條,隨便踏進一家賣場比比皆是。
目前一些品牌已經開始從“功能性”上為木門做升級,如隔音、密封、保溫、防變形。但夢天還停留在門的裝飾性階段,并且產品同質化非常嚴重。
另一方面,夢天的營銷定位一直處于失焦狀態。去年三月后,夢天便正式發布了夢天水漆戰略,并決定將水漆運用延伸到全屋木作。眾所周知,水漆的優勢在于環保。夢天卻將自己的slogan定為“高端定制,即裝即住”。
排在首位的高端,從何而來呢?夢天的高端營銷,也許自信于同時簽了天王劉德華做代言。回顧過去一段時間劉德華曾代言過的知名品牌,金立手機、南極人保暖內衣、貴人鳥服飾……即便是站在消費端去看也很難賦予高端的定位。
智立方品牌營銷董事長楊石頭就曾在一次峰會上,直言不諱地指出:“當夢天木門想等于高檔卻等于不了的時候,高檔這個詞是完全沒有意義的。”
渠道策略上,夢天的反應速度更慢。另一邊,TATA連年登頂雙十一木門銷量冠軍、打造線上線下“O”店體驗模式,開設微店、打通價格體系、利益體系……
夢天還死磕在經銷商這條線上。將2016年到2021年的五年戰略中心定位有管理型向服務型轉變,向各地分派優秀的營銷專員,加強各個區域的營銷支持。
無意踩一捧一,只是有些著急。如果一個品牌總是慢上一拍、半拍,是否意味著它已經失去了對這個行業的敏感度?
眼下,大量的木門品牌都在往定制反向擴張。擴張成功,便是業務拓展;擴張失敗,就是說聲“拜拜”。夢天,希望你能長點心。
熱線
關注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