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深圳的中心城區,福田區是如何加快國土空間提質增效的?
近年來,福田區通過綜合施策、創新方法,加快國土空間提質增效,推動高質量可持續發展。通過城市更新等方式,整備出一大批土地空間和地上地下空間。在進一步釋放且高效配置土地和空間資源的同時,全力保障民生需求,滿足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為高質量發展持續注入強大動力。
“城市更新+土地整備” 啟動核心引擎片區規劃發展
近年來,著眼中心城區存量土地再開發難題,福田區主動破題、敢于擔當,強力攻堅重點片區土地整備工作,為加快推進片區規劃發展提供堅實的空間保障。
針對香蜜湖片區和深港科技創新特別合作區兩大核心引擎片區,明確“城市更新+土地整備”政策路徑,通過政策“組合拳”為片區開發建設選取最佳工作路徑。
福田口岸東廣場深圳航運集團公寓樓順利拆除,影響口岸片區發展長達十年之久的“頑疾”得以清除。航運樓地塊完成土地整備后,福田口岸片區土地使用面積增加1.1萬平方米。
今年以來,香蜜湖度假村北區已開展12次集中整治行動,共計拆除違建逾3萬平方米,消除安全隱患48處,清理違建占用土地約46萬平方米。
香蜜湖度假村北區違建基本完成清拆,土地整備捷報頻傳,城市更新也是佳音不斷。
而2017年9月啟動的華富村棚改項目更是創下多項“紀錄”:用時17個月,逾2000戶的大社區實現清空、拆除兩個100%,簽約清拆環節創造“四個無”。
就在今年7月21日,全市年度規模最大的棚改項目——南華村棚改項目啟動簽約,標志著這個35年“高齡”的老舊小區將擁抱一個嶄新的未來。
近年來,福田區重構布局再造空間,并通過強化政策供給,降低企業成本,積極引入高端創新資源等手段,逐步實現城區升級迭代。
福田區人工智能城市創新中心成立暨深圳云創智谷去年5月在華強北賽格科技園開園。作為首個響應供給側改革專項政策的低成本產業空間實體,啟動當天,便有城市漫步、功夫動漫等14家人工智能細分類企業簽約,實現了一期項目100%入駐。《華強上步片區產業空間供給側改革專項措施》主要包含對運營機構或自用企業的租金支持,一年最高可達2000萬元,對運營物業的裝修支持可達1000萬元,其他還涉及鼓勵運營機構提高運營質量的運營支持等。
政策上的“及時雨”,促進了更多優質低成本產業空間進入市場。截至目前,已陸續有BLACKARK智方舟·國際智能硬件創新中心、中電智谷國際智能硬件創新中心、福田區人工智能城市創新中心、物聯網(AI)國際雙創中心4家園區開園,共整合產業空間4萬多平方米。
2018年以來,針對企業發展的難點、痛點,圍繞2035中長期規劃總體部署,福田打響空間再造第一槍,持續完善創新創業扶植政策,相繼推出福田區支持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若干政策、華強上步片區產業空間供給側改革專項政策等系列產業發展文件,加快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福田作為全市地下空間利用率最高的地區,地下建設總量已超過1214.2萬平方米,約占全市的44%。空間深度開發至地下四層,包括商業、停車、交通綜合設施、倉儲等。
推進更新攻堅盤活產業空間 持續擴大優質增量供給
去年以來,福田區強力實施“60項更新攻堅行動”和“十大專項行動”努力加快轄區產業空間提質增效。
完成市衛計委三中心項目、深圳國際交流學校、紅樹林濕地公園等土地整備項目5個,土地整備用地面積52.08萬平方米,拆除建筑面積0.62萬平方米。
完成車公廟西變電站、坂銀通道等房屋征收(收地)項目6個,征收用地面積3.45萬平方米,拆除建筑面積1.48萬平方米。
據統計,2018年,福田區共推進94個城市更新項目實施,全年完成土地整備驗收入庫面積17.03公頃,完成建設用地清退面積7.18公頃,完成儲備地清理用地面積2.97公頃。
除此之外,福田利用現有空間資源特點進行“微改造”升級盤活產業空間要素。
通過政府與社會物業合作,充分調動民間投資積極性。目前,福田保稅區內已梳理出產業空間37萬平方米,可直接供科研、孵化使用空間約20萬平方米,相繼建設了深港協同創新中心、深港國際科技園、國際生物醫藥產業園、國際量子研究中心等。
優質增量供給吸引優質項目落戶的“磁場效應”顯著。以深港協同創新中心為例,已成功引進金磚國家未來網絡研究院中國分院、粵港澳大灣區大數據研究院、香港生產力促進局深圳創新及技術中心、香港科技大學研究院創新創業合作項目、悉尼科技大學創新研究院等國際國內科研平臺項目入駐。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保障民生項目用地
福田區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將人民群眾需求擺在首位,在保障發展的同時,大力保障民生工程所需的土地空間。
全力打造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占地147公頃的中心公園地處福田區中心區,北接筆架山,南臨皇崗口岸,長約2.5公里,東西最寬處約800米,被市民稱為“800米綠化帶”。同樣地處福田區中心地帶的香蜜公園,總占地42.4萬平方米,集文化、休閑、體驗等城市功能融為一體,被譽為“深圳最美公園”。
近年來,全力打造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的福田,將大片土地空間讓位于生態文明建設,截至目前,轄區共有社區公園128個,占地面積約93.16萬平方米。
此外,福田區對教育用地實行優先保障政策。在近年來一批新建改建學校投入使用的基礎上,今年將再新建一批學校。文化體育空間方面,今年,選址建設9.8萬平方米福田區群眾文化中心,在福田污水處理廠一期上蓋建設海濱生態體育公園,啟動石廈文化館等3個場館改造。
而在醫療設施的建設上,福田區近年來也在不斷加快腳步,擴容優質醫療床位供給。目前,廣中醫深圳醫院、中大八院新大樓已啟用運營,深圳市婦幼保健院福強院區新住院大樓建設項目設計招標等工作也順利完成。同時,加快籌集住房保障,據了解,去年新開工和籌集的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已達9910套。
本文來源:深圳特區報
發布時間:2019—08—02
熱線
關注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