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投資進入快速擴張期。近日,地方版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十四五”規劃陸續出臺,新型基礎設施步入大規模“安裝期”。
近日,四川省政府和江蘇省政府分別印發了《四川省“十四五”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規劃》和《江蘇省“十四五”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規劃》;重慶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了《重慶市新型基礎設施“十四五”發展規劃(2021—2025年)》;《貴州省“十四五”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規劃》已經貴州省政府批復。
《四川省“十四五”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規劃》
四川省人民政府印發《四川省“十四五”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規劃》(下稱《規劃》)。《規劃》提出量化指標,5G基站數量將從2020年的3.6萬個,增加到2025年的25萬個;5G網絡用戶普及率,將從11%增長到60%。
《規劃》提出7大任務,并明確了重點工程:
一是擴大信息基礎設施供給能力,重點是加快建設通信網絡、數據中心體系、智能算力體系、工業互聯網體系和未來網絡。
二是推動融合基礎設施賦能升級,包括智能交通、智慧能源、智慧水利、數字市政、智慧物流建設等。
三是提升創新基礎設施發展能級,包括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國家(重點)實驗室體系、產業技術創新平臺、新型成果轉化平臺等。
四是拓展新型基礎設施應用空間,包括智慧政務、智慧民生、產業智慧化等。
五是增強新型基礎設施技術支撐能力,包括重點領域關鍵技術攻關、新技術基礎設施培育、公共服務領域技術支撐等。
六是提高新型基礎設施安全可靠水平,包括基礎安全防御、行業應用安全、安全服務平臺等。
七是促進新型基礎設施區域城鄉協調發展,從跨區域協作、區域統籌、城鄉普惠等方面進行了明確。
《江蘇省“十四五”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規劃》
《江蘇省“十四五”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規劃》近日印發實施。《規劃》以數字技術為引領,以信息網絡為支撐,以應用場景為驅動,明確把加快構建面向未來的新型基礎設施體系作為推動全省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
具體來說,在信息基礎設施領域,5G基站數從7.1萬增長到25.5萬,大數據中心在用標準機架數從35萬增長到70萬,大型、超大型數據中心運行電能利用效率從1.5降為1.3;在融合基礎設施領域,省級工業互聯網平臺從86個提高到100個,車聯網覆蓋道路從770公里提高到2000公里,各類快速充電終端從9萬提高到30萬;在創新基礎設施領域,國家級創新平臺從14個提升到21個,省級創新平臺從127個提升到246個。
《規劃》同時提出了建設和發展好新型基礎設施的六大重點任務。
一是加快建設信息基礎設施。完善5G和寬帶網絡為主體的通信網絡基礎設施,統籌部署以大數據中心為主體的算力基礎設施,加快人工智能和區塊鏈等新技術基礎設施建設。
二是全面發展融合基礎設施。率先發展工業互聯網設施,優化升級交通物流設施,協同建設能源互聯設施,鞏固提升社會生活設施,全面建設環境資源設施,加強完善城鄉治理設施,集約整合政務服務設施等。
三是科學布局創新基礎設施。推進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江蘇省實驗室等戰略科技力量建設,支持南京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創建,加大沿滬寧產業創新帶創新資源布局,培育壯大產業技術創新設施以及統籌推進科研服務基礎設施建設等。
四是提升新型基礎設施發展效能。重點提升新型基礎設施供給側能力和需求側空間,創新新型基礎設施投資建設模式。
五是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協同發展。從長三角一體化、省域協調、城鄉融合、央地政企聯動和開放發展等方面推進新型基礎設施的共建共享共治。
六是做好新型基礎設施安全防護。從構建新型基礎設施安全保障體系、安全技術支撐體系和強化重點應用場景安全防護等方面切實做好新型基礎設施安全能力建設。
重慶
重慶市政府常務會議指出,要科學有序推進,聚焦國家戰略布局和重慶市產業發展需要,適度超前建設社會亟需、受益面廣、帶動性強的新型基礎設施,健全重大項目滾動實施機制,進一步加大投資力度。
貴州
貴州省政府要求,在實施規劃中,要以實施大數據戰略為主線,以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創新為驅動,強力推進信息通信網絡整體演進升級,推動支撐經濟社會各領域轉型提質的融合基礎設施發展,全面構建泛在感知、高速連接、協同計算、智能分析、綠色安全的新型基礎設施體系。
在各地規劃中可以發現,具體量化指標中,5G基站和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增長最為顯著。
國家發改委在3月就已經表示,在新型基礎設施方面,今年將出臺“十四五”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規劃,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拓展5G應用,加快工業互聯網、數據中心等建設。
全國規劃目前尚未出爐,但地方已經開始行動。在去年多個省份發布至2022年的三年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行動計劃之后,今年各地“十四五”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規劃陸續公布。
熱線
關注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