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工程質量安全監管司相關負責人近日對《綠色建造技術導則(試行)》(以下簡稱《導則》)進行解讀時指出,《導則》為落實國家碳達峰碳中和戰略提供支撐;通過《導則》的引導,把綠色發展理念融入工程建造的全要素、全過程,全面提升建筑業綠色低碳發展水平,推動建筑業全面落實國家碳達峰碳中和重大決策。
針對碳減排相關內容,相關負責人強調,《導則》規定應優先選用高強度、高性能、高耐久、耐腐蝕、抗老化材料,延長建筑使用壽命,降低部件更換頻次,從長遠角度降低原材料消耗,實現源頭減排;應建立涵蓋設計、生產、施工等不同階段的協同設計機制,按照標準化、模塊化原則對空間、構件和部品進行協同深化設計。通過生產、施工各方的前置參與,避免設計中的錯漏碰缺,提高部品部件適配性,提高工程易造性,減少返工浪費。
此外,《導則》還規定,應充分考慮施工臨時設施與永久性設施的結合利用,實現“永臨”結合,減少重復建設;應采用適用的安裝工法,制定合理的安裝工序,減少現場支模和腳手架搭建;應積極推廣材料工廠化加工,實現精準下料、精細管理,降低建筑材料損耗率;應監控重點能耗設備的耗能;應加強施工設備的進場、安裝、使用、維護保養、拆除及退場管理,減少過程中資源消耗。
圍繞綠色建造的內涵及主要特征,相關負責人表示,綠色建造是按照綠色發展的要求,通過科學管理和技術創新,采用有利于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減少排放、提高效率、保障品質的建造方式,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工程建造活動。綠色建造統籌考慮建筑工程質量、安全、效率、環保、生態等要素,堅持因地制宜,堅持策劃、設計、施工、交付全過程一體化協同,強調建造活動的綠色化、工業化、信息化、集約化和產業化的屬性特征。
關于各地應如何做好綠色建造相關工作,相關負責人指出,首先需完善工作機制。明確責任部門,確定工作目標,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加強綠色建造頂層設計,將綠色建造納入本地綠色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體系。從本地實際出發,以問題和需求為導向,建立具有區域代表性的綠色建造技術體系、管理機制和政策體系。
其次,需加強政策支持。要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在項目審批、資金扶持、人才培養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同時,在目前已實施政策與措施的基礎上加強創新與集成,增強綠色建造推進政策與措施的針對性、協同性、系統性。
最后,需加強宣傳引導。要積極宣傳推廣綠色建造試點的成熟經驗和典型做法,積極開展政策宣傳貫徹、技術指導、交流合作、成果推廣,并加強國際交流合作,增強全社會綠色發展意識,營造政府有效引導、企業自覺執行和公眾積極參與的良好氛圍。
本文來源:中國建材報
熱線
關注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