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中通道門戶片區規劃藍圖首次披露,寶安區《2021年重大項目計劃》發布的4856億的投資大計劃,讓深圳的西部“造城”計劃進入公眾視野。
據悉,海洋新城、深中通道門戶片區、“互聯網+”未來科技城、深圳機場三跑道、深圳機場東綜合交通樞紐項目等一系列重大項目的規劃建設正在提速,在深圳西部經濟發展軸上,這些大項目正在串珠成鏈——從深圳灣起,經前海至大空港,串聯多個熱點區域,背后都指向一個大計劃:深圳正在加速優化西部向灣格局,使之成為大灣區核心引擎的發動機。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地理核心”,這里未來既要作為鏈接世界的樞紐,又要發揮輻射灣區的牽引作用;既能吸納產業落地,又能哺育創新企業成長;既是集聚產業的空間,又是適宜居住的城區。
1.海洋新城將形成千億級產業集群
位于珠江口東岸、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地帶的海洋新城,建設如火如荼,重型裝載車頻繁穿梭在工地上。按照深圳市委市政府要求,海洋新城今年掀起了建設新高潮。中歐藍色產業園作為核心啟動項目已率先實施和招商。
海洋新城位于大空港規劃區西北部,北起茅洲河口,東面與大空港新城啟動區國際會展中心相鄰,南側緊鄰寶安綜合港區一期工程,西至交椅沙,規劃面積約7.44平方公里。
位于粵港澳大灣區核心位置的海洋新城在深圳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中被寄予厚望,是深圳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先鋒范例,也是深圳西部海洋科技創新走廊的重要節點,海洋新城相關規劃將其定位為“繼前海之后深圳獲得的又一個承載國家戰略的稀缺性增量發展空間”。
從海洋新城的項目區劃來看,其毗鄰深圳前海蛇口自貿區和東莞濱海新灣區,與廣州南沙自貿區、珠海橫琴自貿區隔海相望,“品”字形結構布局使其具有非常巨大的想象空間。這座海洋新城未來的路是無可預知的。
從海洋新城的范圍來看,其連接濱海灣新區、寶安綜合港等,這條海岸線,未來可能會成為中國南部一條了不得的海岸線。
在2019中國海洋經濟博覽會上,這座備受關注的海洋新城曾掀開了神秘一角:
(海洋新城效果圖)
據了解,海洋新城將對標世界三大灣區,重點聚焦世界海洋產業前沿領域,廣泛聚集國際國內高端海洋創新資源,深入開展粵港澳和全球海洋創新合作,形成以海洋電子信息、海洋高端設備、海洋現代服務業、海洋生態環保、海洋新能源為主的千億級海洋產業集群。
該項目將于2030年雛形初展、2035年完美呈現,建成充滿最美海岸風情和城市創新活力的全球海洋治理的戰略合作平臺、中國海洋生態文明的示范標桿和粵港澳大灣區的海洋科創高地,充分發揮其串聯深莞穗重要功能區和粵港澳大灣區綜合交通走廊的基礎設施“硬聯通”作用,打造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發展的藍色新城。
2.深中通道門戶片區將形成智創軸科技島
作為深中通道珠江西岸登陸點,深中通道門戶片區今日首次披露了規劃。
規劃顯示,以“航城智坊、深中灣汀”為空間意象,該片區近景布局嶺南特色和人文活力的魅力客廳,中景呈現先鋒時尚和國際品質的創新智坊,遠景勾勒山海交匯和藍綠交織的生態港灣。
未來,徜徉在深中門戶片區,城市掩映在西灣紅樹林的山海間,總部建筑空中花園可看飛機起降,航港濕地公園可感受自然真味,還可在東人工島海花臺打卡深圳最美落日景觀。
據了解,從功能上,該片區規劃將以創新驅動城區,以優質景觀帶串聯多種產業平臺,構建“一軸兩灣,一島三坊”的新價值格局。
其中,深中通道智創發展軸,將在深中通道兩側聚集創新服務、共享中樞和商業服務,形成服務科技創新的產業發展軸;
創享科技島,用地面積21.7公頃,建筑面積70萬平方米,作為先鋒、綠色的立體化智能產業社區,將發展工業互聯自動化、工業智能等產業,規劃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工業互聯網公共技術服務平臺,打造未來、先鋒的智能云島;
共享服務坊,用地面積20.6公頃,建筑面積52萬平方米,作為便捷、高效的綠色服務中樞,將重點引進國家級工業互聯網雙跨平臺和機床裝備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創新中心等平臺,構建國內領先的工業互聯網技術創新體系;
國際總部坊,用地面積20.9公頃,建筑面積54萬平方米,作為世界級企業聚集的生態花園總部,將依托空港門戶和濱水景觀優勢,吸引世界級企業總部集聚;
智能制造坊,用地面積47.6公頃,建筑面積142萬平方米,作為新舊建筑交融的智造產業社區,將對現有工業園進行綜合整治,發展與臨空相關的精密電子與元器件的智能制造。
3.西部空港將開啟百公頃地下城建設
緊鄰深中通道門戶片區的深圳機場三跑道和深圳機場東綜合交通樞紐項目也正加速推進。
2020年3月,深圳機場三跑道已正式開工,項目規劃用海總面積約285萬平方米,相當于400個標準足球場的大小,跑道長度3600米、寬度45米,建成后可滿足年吞吐量80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260萬噸的目標,助力深圳建設國際航空樞紐和飛行等級最高的機場。
國務院、自然資源部和廣東省自然資源廳,對該項目在用海審批、海砂資源供給等方面,給予了全力保障。目前,項目涉及的空管工程、機場工程、配套陸域形成和排洪排澇等工程,正有序推進。
而深圳機場東綜合交通樞紐,是集航空、高鐵、城際、城市軌道、公交、出租車、小汽車等多種交通方式于一體,以空鐵聯運為主要發展方向的國家鐵路樞紐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其概念設計及主體建筑設計的全球方案征集工作,吸引了一批全球頂尖設計團隊競逐,已進入最后定標階段。
根據規劃,機場東高鐵站(深圳機場站)將按照6臺14線規模在地下設站,為深茂鐵路等線路辦理始發終到業務;機場AB航站樓擬原址新建T1航站樓,與機場東樞紐無縫接駁;接入城市軌道1、12、20、26號線,與深大城際線、機場捷運系統換乘。
依托該項目,西部空港片區超過100公頃面積的區域內將開啟宏大的地下城建設,探索站城一體化模式、促進鐵路、航空與城市高質量協同發展,建設推動城市空間統籌利用領域深化改革與先行先試的典范工程。
4.總投資超300億“互聯網+”未來科技城曝光
近期深圳寶安區發布《2021年重大項目計劃》,深圳西部宣布了4856億投資大計劃,其中不乏投資百億級的超級大項目,最為引人矚目的是騰訊新總部“企鵝島”項目。
此次重大項目計劃披露的騰訊“互聯網+”未來科技城(科技島),總投資318.9億元,本年度計劃投資19億元。
新總部不僅擁有更大的體量,同時在技術層面上也充滿了宏偉的愿景,希望新的園區能成為智慧城區的典范,向人們展示最新科技改變城市的潛力。
(騰訊科技島設計方案效果圖 圖片來源:NBBJ)
(騰訊科技島設計方案效果圖 圖片來源:MVRDV官網)
此外,深圳西部今年還將開建的超級項目計劃包括:
● 深特發海洋新興產業基地:總投資4295230萬元,本年度計劃投資80000萬元,開展陸域形成工作。計劃2025年12月完工。
● 華僑城濱海文化公園(一期):計劃于今年5月完工,完成演藝中心精裝工程;海府生態大廈三期酒店精裝工程,總投資1172000萬元。
● 融創華發?深圳冰雪文旅城:總投資1829000萬元,今年建設人才房、公共配套用房、商業、辦公(一期),計劃2026年12月完工。
● 深圳機場衛星廳:總投資744778萬元,計劃于今年6月完工,另外,配套工程和配套供油工程,總投資348950.84萬元,計劃于2023年12月完工。
優化西部向灣格局,已被寫進了“十四五”深圳規劃建議,布局建設大空港新城、“互聯網+”未來科技城、國際會展中心……打造珠江口兩岸融合發展引領區,在大灣區機遇下,在廣東加快布局“一核一帶一區”背景下,深圳西部仍有無限發展空間。
熱線
關注
置頂